金檢重檢一體機是一種結合了金屬探測與重量檢測兩種功能的設備,它能夠在同一生產流程中同時完成對產品是否含有金屬異物以及重量是否達標的檢測。主要由金屬探測部分、重量選別部分、輸送與剔除裝置等構成。其中,金屬探測部分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通過線圈產生穩定的電磁場,當金屬物品通過該磁場時,會打破磁場平衡,產生微小的電流變化,進而被微處理器采樣處理,發出報警提示。重量選別部分則通過重量傳感器探測物品重量,并將重量模擬信號傳輸至內部的DSP控制部分進行識別處理,與設定的量程范圍進行比較,從而選出合格產品,剔除不合格產品。
一、檢測精度問題
金屬檢測部分:
誤報率高:
原因:周圍環境存在電磁干擾,如附近有大型電機、變頻器等設備;或者輸送帶材質含有金屬雜質,以及靈敏度設置過高。
解決方法:遠離干擾源,對輸送帶進行除鐵處理,重新校準靈敏度,采用不同厚度的金屬箔進行測試,逐步調整至合適靈敏度。
漏檢情況:
原因:金屬異物的尺寸、形狀或材質處于檢測盲區,如扁平的金屬片與輸送方向平行;檢測頭故障,如線圈損壞、信號處理電路異常。
解決方法:定期檢查檢測頭,用標準試塊測試其性能,若損壞及時更換;調整輸送帶方向或采用多頻率檢測方式,以減少盲區。
重量檢測部分:
稱重不準確:
原因:稱重傳感器受環境溫度、濕度影響產生漂移;輸送帶速度不穩定,導致物品在稱重時受力不均;秤臺表面有雜物或磨損不平。
解決方法:對稱重傳感器進行溫濕度補償校準,定期檢查和維護輸送帶驅動裝置,保證速度穩定;清理秤臺,修復磨損部位或更換秤臺。
重復性差:
原因:振動源干擾,如設備安裝基礎不牢固,周圍有振動設備;物品在秤臺上放置位置不一致。
解決方法:加固設備安裝基礎,采取減震措施,如安裝減震墊;設計合理的導向裝置,確保物品在秤臺上的位置固定。
二、設備運行故障
輸送帶問題:
卡滯或跑偏:
原因:輸送帶張力不當,滾筒或軸承損壞,物料分布不均。
解決方法:調整輸送帶張力,檢查滾筒和軸承,損壞的及時更換;優化物料投放方式,保證均勻分布。
打滑:
原因:輸送帶與驅動輪之間的摩擦力不足,可能是輸送帶松動、驅動輪表面磨損或有油污。
解決方法:張緊輸送帶,清理驅動輪表面,增加粗糙度;若磨損嚴重,更換驅動輪。
機械部件故障:
電機過熱:
原因:電機過載,通風不良,軸承缺油或損壞。
解決方法:檢查電機負載,避免長時間超負荷運行;清理電機散熱風扇,保證通風良好;定期給軸承加油,損壞的軸承及時更換。
鏈條或齒輪磨損:
原因:長期運行產生正常磨損,潤滑不良,負載過大。
解決方法:定期檢查并補充潤滑油,調整負載;磨損嚴重的鏈條或齒輪及時更換。
三、電氣系統問題
電源故障:
斷電或電壓不穩:
原因:供電線路故障,電源開關損壞,電網負荷波動。
解決方法:檢查供電線路,修復或更換損壞的開關;安裝穩壓電源或UPS,以穩定電壓供應。
電氣元件損壞:
原因:過電壓、過電流沖擊,長期使用老化。
解決方法:查找損壞的電氣元件,如繼電器、接觸器、保險絲等,分析損壞原因,排除故障后更換相同規格的元件;對于易受沖擊的部位,增加保護電路。
控制系統故障:
程序死機或失控:
原因:軟件程序漏洞,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故障,觸摸屏操作不當。
解決方法:重啟設備,若問題依舊,檢查軟件程序是否需要更新;檢查PLC的輸入輸出狀態,修復故障點;對操作人員進行規范操作培訓,避免誤操作。
通信故障:
原因:通信線路中斷,通信協議不匹配,通信模塊損壞。
解決方法:檢查通信線路連接,重新配置通信協議;更換損壞的通信模塊,確保各部件之間的通信正常。
四、維護與清潔問題
清潔困難:
原因:設備結構復雜,有多個狹窄縫隙和角落,物料容易殘留。
解決方法:定期拆卸可拆卸部件進行深度清潔,采用合適的清潔工具,如軟毛刷、高y氣q等;對于難以清理的部位,使用專用清潔劑浸泡后清洗。
零部件腐蝕:
原因:生產環境潮濕,含有腐蝕性氣體或液體,設備表面防護處理不當。
解決方法:改善生產環境的通風條件,對設備表面進行防腐處理,如噴涂防腐漆;定期檢查零部件的腐蝕情況,及時更換腐蝕嚴重的部件。
